衡山路,1943年以前叫贝当路,90年代的上海正努力从蒙尘有如村姑的破落大家闺秀变成贵妇,衡山路便是它迈向新生活试用的第一支口红。其实现在的上海也未是贵妇,精致时髦但未免有些做作,有些风尘色。 整段衡山路最荣耀的距离也不过从乌鲁木齐路到高安路罢了;它和美童公学、国际礼拜堂无关,只和波钵街以及耕读园有关。我们曾经有些不以为然的那个的90年代上海,现在看来是多么活泼。